top of page
DerridaDifferance3-791x1024.jpg
二十世紀中期的愛爾蘭作家與《紐約客》雜誌

撰稿:吳彥祺(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Screen Shot 2021-01-14 at 6.17.33 PM.png

二十世紀中期的《紐約客》是兼容商業和文藝品味的文本;它反應了當時美國中產階級的意識形態,以及新國際局勢的形成。愛爾蘭作家和《紐約客》雜誌的緊密互動也透露出大西洋兩岸文化、經濟、政治密不可分的關係。重新在《紐約客》的文本空間裡閱讀愛爾蘭作家的作品,將提供我們一條重要的跨國鏈結,來進一步了解愛爾蘭作家在全球性現代化的位置,並藉此進一步拼湊出更豐富的愛爾蘭文學地景。──吳彥祺

人類世與超物件作為文學研究的嶄新領域
數字社交媒體

撰稿:許景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博士)

我們對地球的全面性影響,意味著在人與地球之間的關係中,是由人類扮演決定性的角色,但同時因為「人類」是個抽象的集合,實際上僅有個人與群體,所以人類所扮演的決定性角色並無主導性。人類世的各種系統性問題——如全球暖化、錯誤資訊的網路散播等等——都存在於這「決定性」與「主導性」之間。換個角度想,決定性與主導性的差別,亦即人類集合實存與否的問題,也可以看成是如何覓得共同世界(world)的問題。寫實小說的故事世界無此問題,我認為是因為小說世界是按某一(或某些)主題而形塑,倘若能於文本外找到對應的現象,或許有助於解決(或適應)人類世的系統性問題。──許景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