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摘要燈
水泥牆

洪筱婷

國立台北大學應用外語系

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我在2016-2017學年自巴黎新索邦第三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論文涉及跨語境的當代小說中身份與變形主題的比較研究,包括小說中角色身份的建構,如何與變形、放逐、成長、遷移的詩學意涵交互影響。完成博士論文後,在法以獨立研究者的身份成立個人工作室。接著幾年我持續探討虛構小說裡的酷兒身份建構,以及不同語境的文本中涉及身份、語言與邊界的問題,並開始在研究中關注影像與多媒體敘事。同時我也從事翻譯工作,因此促發了一系列在臺灣與法國進行的相關講座、研討會論文,討論語言與身份的關聯、以及翻譯做為一種政治介入的問題。這段期間曾經在法國、西班牙、瑞典等地參與研討會並發表文章。那是Covid-19還沒來襲之前的時代,當時我沒有想到,人與人之間緊密交流的場合,恐怕得因疫情而封鎖一段很長的時間。

2020年初春,人類的日常因突來的疫情如臨大敵,歐洲各國展開嚴密程度不一的封鎖,法國境內全面封關,平時喧鬧非常的龐畢度中心旁,竟出現海鷗與鴨群沿街散步。六月,法國解封,我離開日常秩序正要復甦的巴黎,返臺開始博士後的工作。

參與計畫所交付的初階段任務,為執行一個環境劇場的演出。演出的地點,就位於高雄一條拱廊街內的市場中,排練過程涉及居民平日營業與生活的場所,我需要逐一向各個住戶與商家溝通排練的路徑、協調可以使用的空間範圍與時間。人際的互動與場域實踐的考驗,皆是現場工作難以言傳的寶貴經驗。工作過程,我理解到公共藝術的實踐所涉及的任何空間,無論是公共或是私人領域,皆有其所屬,不可能脫離環境的框架而存在。作為前線執行者,我同時也體認到,邊界的磨合會產生火光也能併發火花,必須在場,才能見證、應變,可是適度抽離,卻也是必要之重。       

 

返臺一年後,受疫情影響,臺灣的封鎖限制,暫時從邊境的管控擴張到境內。文化與知識傳播的既有途徑受阻,轉而以線上、線下相互轉換的虛擬網路為解,織造各種替代方案,或是逐漸讓一者取代另一者,在在考驗著我們應變的能力與不能變的底線。(不)在場已經不是必要或是次要的選擇,而是一種必然。邊界從個人與理論的探討成為無所不在的現實。從實踐型的計畫到課程,我迫切感受到回應地方脈絡的重要性。他人的言說與個人的經驗同樣需要物質轉化才得以有效傳遞能量。以比較文學作為研究方法,如此轉化的過程也是建立語境的方式。其中或許不必然關乎於誰屬於誰,誰在誰的邊界範圍之內,而是如何建立、或是持續建立,得以存在對應關係的語境。

文化語境的轉換,進入了公眾與個人、教學與研究的多重脈絡裡。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再次成為研究思考的中心命題,與我參與的法國女性主義閱讀社群、跨領域劇場創作,對於田野、文學、研究傳遞與再現的媒介為何,語言符號又何以為用,何以得用的思考互相呼應。關於田野、紀實、虛構的再現,還有當代勞動處境中的身份問題,更對我近期的研究,以及所參與的劇場製作多有啟發。這個部分的思考,也於近兩年的比較文學年會發表,並局部發展為論文。

Covid-19開始全球蔓延的幾年間,恰好覆蓋了我完成博士論文到返臺的博士後階段。外在環境劇烈轉變之下,如何繼續研究、如何研究,是經常需要面對的問題。然而我不認為這樣的處境是個別狀態。在比較文學領域,我受惠於不同專業的友人、研究者、社群,彼此思想的交鋒、友誼與共同經歷,在各自國境與語言的邊界,相互予以強大的支持網路。而疫情間面對「邊界」,或繞道而行或是與之共生的處境,究竟盤根錯節,難以分明。這是近幾年間,我們的研究生活共同面臨的挑戰。在時空與知識體系的間隙裡,研究得以用一種非策略性的方式持續,或許也可以視為一種庇護。眼下疫情似乎正要迫近終點,對於如何繼續生活、如何生活的問題猶然存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