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編輯室前言

本期電子報繼續由辜炳達與楊志偉進行編輯工作,並以「翻譯|異|義|憶」為主題,探索「翻譯」這項跨文化活動的各種面向:翻譯在將來源語轉譯成目標語的同時,亦將重構的文字訊息移植到新的社會脈絡中,進而觸發「異」質性的意「義」和記「憶」。

本期的「學人特寫」專欄訪談了目前於亞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任教的莊坤良教授。莊教授在聯經「國科會經典譯注計畫」叢書出版的《都柏林人》新譯本,從二OO九年發行以來已成為國內喬伊斯學界通行的標準譯本;在眾所期盼下,莊教授的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新譯本也即將問世。在專訪中,莊教授以喬伊斯學者和譯者的雙重身分,侃侃分享他遊走在翻譯理論和實踐之間的經驗和體悟,並鼓勵譯者將譯本視為目標語境脈絡中的「新原文」,如此一來才能不流俗地翻「異」,讓文本在新的文化土壤中不受限地紮根茁壯。

「翻譯|異|義|憶」專題很榮幸邀請到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暨多國語複譯研究所的謝志賢助理教授和東吳大學英文學系的張綺容助理教授撰寫專文。兩位教授在翻譯研究的學術活動之外,同時也是非常活躍多產的譯者:張教授譯作《死亡賦格:西洋經典悼亡詩選》獲選好書大家讀第 77 梯次文學讀物,台灣翻譯史部分研究成果收錄於《臺灣翻譯:殖民、國族與認同》,而謝教授的《在黑暗中閱讀》(Reading in the Dark)譯本則榮獲 2017 Openbook 好書獎殊榮。謝教授的〈共和並非獨佔,又要跟誰統一:愛爾蘭兩大政黨的中譯名〉爬梳現代愛爾蘭錯綜複雜腥風血雨的獨立建國史,繼而探究當今愛爾蘭兩大政黨 Fine Gael 與 Fianna Fáil 常見的中譯名「愛爾蘭統一黨」和「愛爾蘭共和黨」是否適切傳達其意識形態與政治光譜。張教授在〈現代主義文學的起點:勞倫斯、艾略特、吳爾芙在臺灣戰後的首篇中譯〉一文中,回顧瘟疫和戰亂中誕生的英美現代主義如何在二戰後的冷戰氛圍下,透過國共內戰後輾轉來到台灣的譯者而在彼時的「自由中國」獲得來生。

 

本期「新鋭視角」專欄的〈北愛爾蘭:戲劇、記憶與倫理〉一文由國立臺灣大學外文所韓震緯博士執筆,從英國脫歐後再次籠罩英屬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邊界的歷史幽靈談起,探討北愛劇作家如何透過書寫劇本來處理糾結難解的「北愛問題」(The Troubles),尋求一種銘記苦難中亡者和創傷而不受困於仇恨的「倫理記憶」可能。

在「好書精選」登場的是國立中山大學榮譽退休的蘇其康教授甫於允晨文化出版的《歐洲中古後期世界觀的形成》。不同於一般的歷史書寫,本書融合了歷史記載和文學描述等多重視角的文獻,重新觀看上層菁英階級和基督教論述之外世俗社會中的商人、庶民和女性經驗。

本期「如臨現場」重訪「Measurement 研讀會」第四場「測量時間、風險與幸福」。本場研讀會由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陳春燕副教授導讀《愛因斯坦時鐘與龐加萊地圖:時間帝國》(Einstein’s Clocks, Poincaré’s Maps: Empires of Time)、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廖培真副教授導讀《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曼紐爾(Manuel Herrero-Puertas)助理教授導讀《消費社會:神話與結構》(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透過不同的測量理論和技術,人類得以將抽象的時間、不確定性和富裕等概念轉譯成語言和數學體系,而 Measurement 研讀會重新思考測量過程中牽涉的政治權力關係與各種可能 lost in translation 的蛛絲馬跡。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