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編輯室前言

  2020年已過了半載,瘟疫的蔓延似乎沒有停止的跡象。而媒體上各種的災難與衝突的報導,例如中美貿易戰、美國種族衝突事件、中國長江流域水患、日本九州因暴雨成災等事件,讓人感受到天災、地球暖化及種種人為衝突事件似乎濃縮在這個年度,為人類社會帶來極大的挑戰。即使眾多對我們人類而言是危機的事件不斷,彷彿聖經所預示的末日在不遠處,雖然說聖經的啟示錄也是一套以人類為中心而形成的信仰論述,末日降臨對於任何物種都是生活與生命的威脅。末日與災難來臨正是我們檢視人在生物圈為自己編織的種種論述與神話的時刻,套用張君玫老師為本期電子報撰寫的文章所提及的,我們應該要進一步思索如何實踐「活著不僅是人」。因此,本期電子報特別規劃了「○○世」專號,重新審視我們為某些歷史時刻的命名,對於人類和周遭物質與物種的關係形成而言具有何種意義。本期專號特別邀請張君玫、張嘉如和楊乃女三位教授分別從人類世與瘟疫世的角度思索人類生存與生態危機、新冠病毒如何戳破人類為高級物種的神話、以及瘟疫如何涉及科技使人失能的議題。

  張君玫老師以「活在人類世:從活得不像人,到活著不僅是人」為題,指出人類世生態政治的核心應該是從身體的層次思考「甚麼叫做活著」的問題,她指出活在人類是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從『活得不像人』的焦慮,以及想要『活著像人』的抗爭,走到實踐『活著不僅是人』的跨物種結盟政治,擴展交織性的政治概念,以期同時關照性別、階級、種族、地方、物種等多重向度」。張嘉如老師則是關切「瘟疫地緣政治下的代罪羔羊」,張老師從新型冠狀病毒在美國爆發開始,即密切觀察此疾病對西方世界的衝擊,她認為此疾病打破了過去種種的神話,除了人類為高級物種的神話之外,西方社會自詡為現代、先進的國度亦遭到挑戰,西方社會開始有一個傾向,企圖「將災難轉化成對他者黃種人的仇外情緒心理」。楊乃女老師則是以艾特沃德(Margaret Atwood)的「瘋狂亞當」三部曲(the MaddAddam trilogy)為切入點,探究瘟疫蔓延的時代,食物與人的關係,她認為我們吃的食物以及食物文化決定了我們的樣貌,也決定了我們與周遭環境的關係,而瘟疫來臨的時刻見證了當代資本主義下工業化食物生產鏈消失之後,人類面臨不知從何尋找食物的困境,科技成為人類失能的幫兇。

  本期的學人群像特別邀請廖勇超老師採訪師大英語系的梁孫傑教授,請梁老師談談他在翻譯喬伊斯(James Joyce)的《芬尼根守靈》(Finnegans Wake)時,如何「以謹慎細微的態度看待書中的所有一切」。梁老師從「微」這個字的字源談起,「微微地打」這個極為細膩的動作需要高超的技巧方能妥當執行,梁老師以極為細膩幽微的方式,拍打出喬伊斯《芬尼根守靈》故事中的微關係,同時也拍打出這個作品與外部世界的連結,並建立起喬伊斯與自己先前作品的自我指涉。

  另外,在這一期的好書精選專欄中,為讀者們介紹三本好書。首先是《理論的世代:廖朝陽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在台大外文系任教超過三十年的廖朝陽教授是臺灣比較文學、外國文學領域的理論的重要學者,本書集結他與十位中生代學者的研究論文,記錄了廖教授的理論軌跡以及他與學界的對話。第二本為本會理事長李育霖教授主編之《華語語系十講》,本書是以「第二屆華語語系研究國際學術研習營」的十個講座為基礎編輯而成,介紹Sinophone(華語語系、華夷風或其他翻譯)一詞的概念及相關研究。第三本則是台大台文所碩士班畢業的林巧棠之著作《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本書詳細介紹現代舞在臺灣的發展,也記錄了臺灣人在政治與文化之外,追尋身體自由的歷史。

  另外,吳佩如教授與楊志偉教授各為本期電子報書寫書評和影評。吳老師評論陳育萱的小說集《南方從來不下雪》,她認為這本小說集運用(缺席的)政治性語言,「讓傷痛記憶再度被重啟,重新辨識歷史裡個人與官方的權力意識」。楊老師為去年討論度頗高的電影《小丑》寫了一篇影評,他比較了Todd Philips導演的《小丑》與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蝙蝠俠》,認為兩者劇情都是聚焦於資本主義與底層人民的反抗,然而前者更是悲觀,凸顯「資本主義中產階級社會的虛偽、剝削與暴力」。

  本期最後一個專欄如臨現場提供了兩篇媒介研讀班的活動側記。媒介研讀班第十場由涂銘宏教授導讀亞歷山大•蓋洛威(Alexander R. Galloway)的著作Laruelle: Against the Digital。涂教授指出,本書的重點在於探究哲學與數位(性)之間的關係,Galloway以Laruelle哲學中的「一」概念檢視西方哲學中對「區分之必然性」的迷戀,並以此探討內在性的純粹與導致的差異。媒介研讀班第十一場則由吳建亨教授導讀馬克•漢森(Mark B. N. Hansen)的《前饋:論二十一世紀媒體的未來》(Feed-Forward: On the Futur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edia)一書。吳教授從漢森的「存世感性」概念出發,討論漢森藉此論述建構一個消解人類存在優越性的主體性,奠基於此概念進一步探究新舊媒體的不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