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dvent研讀班第二場側記

 

後人類與新主體

主講人:周俊男(南臺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副教授)

閱讀文本:

  1.  Zalloua, Zahi. Being Posthuman: Ontologies of the Future. London: Bloomsbury,   2021. (Chapters 1 and 3)

主持人/與談人:林建光(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側記人:王曉慧(高雄醫學大學語言與文化中心副教授)

時間:中華民國110年8月26日

地點:Google Meet線上會議室

周俊男老師:本書雖然主要是介紹精神分析,Lacan和Žižek的後人類版本,其實它很大部份是跟物導向本體論Object Oriented Ontology來做對比,我比較沒照順序來講。現在先從第一章Cyborg和第三章Object裡頭介紹精神分析和後人類相關的理論部份介紹起,接下來再介紹精神分析的假想敵OOO,或是New Materialism,Actor–network theory的相關後人類理論。這些物導向本體論理論我其實不熟,像Harman、Bennett、Latour,哪一個配物導向本體論,Actor–network theory或新物質主質等我不太清楚,但我把這書對這些理論的介紹粗略地整理了一下。介紹完精神分析及物導向本體論的後人類相關理論之後,接下來開始介紹本書第一章和第三章所討論的一些文本,像是Black Mirror是一部影集,和Waltz with Bashir,這是一部電影,最後一部Nausea,這是沙特的作品。然後在介紹這些作品時會把精神分析的讀法跟OOO的讀法加以對比,這三個理論OOO、New Materialism和ANT,我都用OOO來代替。在讀這三部作品時,我都會把這兩個理論比較一下。

接下來我把精神分析跟後人類有關的概念整理一下。精神分析後人類概念我分六點來講。第一點Inhuman in the human中inhuman我把它翻成「反人性」,跟nonhuman 做區隔,nonhuman翻成「非人」。第二點要講精神分析中構成主體性很重要的death drive死亡驅力。第三點要講Non-all「不全」這個概念。這三個是和精神分析後人類很有關係的概念。接下來把這三個概念套用在第一章Cyborg和第三章Object上,我自己加的東西很少,都是從書裡整理出來的。

       

Inhuman 翻成反人性主要是要跟nonhuman 做對比,inhuman指的是不能被人文主義理性、獨立、自主、完整、透明的主體所掌握的,不可解的,無法駕馭的核心,這核心就是inhuman,也就是精神分析The Real的層次。大部份後人類主義者,如我們上次所研讀的Braidotti等人通常都是反人文主義,但是精神分析的反人文主義跟其他反人文主義的陣營不同,OOO和上次讀到的Braidotti是要去除主體,跟機器、動物等合為一體,主張傅柯所講的Death of the man,走的是 “He is not human”的路線。He is not human和 He is inhuman是Žižek書中提到的,他說過要反“He is human”有兩種方式,就是“He is not human”和“He is inhuman”。OOO的方式是“He is not human”,不要主體,跟外界融為一體,但精神分析卻不一樣,堅持一定要有主體性的存在,而這主體是否定性的主體,它會自我否定和自我分裂,主體的內容與形式會分離,所以我們把這樣的主體稱為“empty subject”,「空白主體」,或是“pure subject”,「純粹主體」。這是人裡的「反人」的部份。 

 

接下來是死亡驅力的部份,死亡驅力是指內在於人的自我否定的力量,是一種永恆不杤的自我否定力量,既反抗弗洛伊德所謂的現實原則,也反抗快樂原則,所以Žižek把死亡驅力當作人基因的故障。死亡驅力跟精神分析的後人類精神很吻合,因為它會去擾亂人的穩定性,突顯主體中「反人」的核心或主體所無法駕馭的殘餘的部份。

第三點講Non-all的概念,它是精神分析的本體論,中文可翻成「不全」,是精神分析用來描述真實層的本體的樣態。精神分析認為存有本身不是一個整體或實體,而是內部分裂的,未完成的存有,所以稱為「不全」。「不全」這個概念可應用在主體或客體的存有上,因為兩者的存有都是不全的。Non-all是屬於內在論的一種本體論,史賓諾莎單子論是上次讀的Braidotti尊奉的。一般後人類主義大都接受史賓諾莎單子論,認為不應分主客,不分人和非人,所有存有都是整體,是一種內在論。精神分析雖然也是內在論,但它強調存有是不全的,和單子論有差別。接下來用The Real來界定精神分析本體論,這種強調存有不全的本體論是開放性的本體論。真實層並不是被象徵層閹割的初始的圓滿樣態,它是以象徵層的裂縫樣態存在。它本身並沒有實體,象徵層的裂縫不是The Real造成的,而是真實層是伴隨著象徵層出現的效應,是象徵層無法填補的裂縫,這是從真實層來看的「不全」的本體論。

接下來從拉岡的性別公式來界定「不全」。性別公式以陽具象徵、超越社會關係或律法的東西作為指標,男性和女性對這指標有不同的應對方式。男性預設有超越社會關係或律法的陽具象徵存在,其他人則必需接受社會關係或律法的約束;但女性邏輯則不一樣,女性認為並沒有超越律法社會的陽具象徵存在,但所有人並不會完全受到律法和社會關係的控制。Exception就男性而言它存在於外部,律法之外,但女性認為它存在於內部,亦即律法或社會關係等象徵系統,它本身是不完整或有漏洞的,是不全的,可指涉主體或客體的不全,系統本身也不全,律法也有漏洞。依照「不全」的概念,書中提到的women、subject、cyborg等存有,如用究極本體的概念來看,皆可視為不全的樣態。

那麼在這些概念基礎之上如何介定cyborg呢?

第一章是從Haraway的“Cyborg Manifesto”說起,Haraway解構主體的看法與精神分析的後人類精神相合,如反本質論、二元論、非法的、酷兒路線的,不能安置在自然位置的,和精神分析「不全」的概念吻合。Haraway 有一個 「寧當cyborg也不當女神」的命題,我們可把女神當超越性的存在,是象徵層中失去的理想,這是男性邏輯。Cyborg則是女性邏輯,它強調女性自身經驗跟現實之間無法彌補的差距,以及社會現實系統本身的不完整,cyborg不堅持回復失去的理想,它強調主體的空無、不完整性和可改變性等。Haraway的cyborg一開始以有色人種女性為範本,後來強調存有與存有的關係,像是「同伴物種」。有色人種和同伴物種都與精神分析的後人類精神不同,在解構主體方面相通,但在強調本體方面Haraway與精神分析不太一樣。

再來談談精神分析對cyborg或技術的看法。Haraway對cyborg的看法是著眼於政治解放,女性、有色人種解放,而精神分析的解放路線則不太一樣,強調part of no part,無立足之地的部份,是被人文主義或社會規範排除的,是無根的空白主體。這種主體位置因為沒有牽涉到事先決定的利益,所以才成為universality普遍性的代表。無立足之地的部份當做是cyborg 具開放性,是沒本質、中性的存在,不帶解放性的保證,不能事先責備它,也不能事先讚揚它。

接下來Object分四點來講。首先談Object 和subject的關係,它有一個假想敵OOO,對精神分析而言,物體不會獨立存在,一定牽涉到主體的語言、慾望、意識形態等。事實也不會獨立存在,必定伴隨著有幻想fantasy。幻想並非事實的扭曲,或事實的理想化,而是事實背後的支撐。透過事實所呈現的真相,其實背後有幻想的邏輯支撐著,這在解讀Black Mirror影集第一季第3集時會談到。

接下來談Object a「小對體」,它是精神分析中唯一承認的物體。本書用的是Lacan後期理論對Object a的看法,它和真實層,驅力有關。小對體是主體進入象徵層時必然會出現的,是物自身das Ding在象徵層的殘餘物。小對體是在主體經歷象徵層被閹割時所回溯產生,並不是原本存在的一個圓滿的實體,之後受到象徵層閹割,而是主體在被閹割同時去回溯而產生的理想的狀態。它有兩個特色,第一個是它的出現和消失是一體兩面,「有」和「空」是一體兩面;第二個是它既不是主體也非客體,可說是主體的殘餘也可說是客體殘餘。接下來第三點跟第四點是此書提出來比較新的概念,都是針對它的假想敵OOO而特別提出來的。第三點是Object Disoriented Ontology,可翻成「物迷向本體論」,是斯洛伐克學派Zupančič所提出來的,它的目標是跟Object Oriented Ontology作對。精神分析如果有所謂的本體論的話,那麼這個本體論就是被Object a迷向的本體論,是繞著小對體轉的空無本體論。小對體的出現會讓主體迷失、脫節。小對體和驅力有關,小對體是主體回溯所產生的,被當成是失去的物體。當小對體成為主體驅力的對象時,「失去」或「空缺」會成為主體追尋的物體本身,是loss as object,不是lost object。這就是被小對體迷向的物迷向本體論。

接下來講Subject after the object,也是對抗OOO的一種概念。OOO試圖把主體去除,來遷就客體,但精神分析則要找回主體,是要和物體連接,小對體出現時會回看,會造成主體分裂,此時主體會脫離象徵層,會被掏空。OOO和這種概念不同,因為OOO容不下主體,會把主體及客體的殘餘掩蓋住。

總結一下精神分析對後人類的看法。精神分析強調一種Inhuman posthumanism,與nonhuman posthumanism對照,OOO是nonhuman posthumanism,而精神分析是Inhuman posthumanism,主張反人核心 inhuman core的後人類主義,與nonhuman posthumanism以非人為核心的後人類主義不同。反人的後人類主義是要跟人內在殘餘共存,找出非實體的主體性。第二點是What disables enables,人的反人核心反而可以成為重塑人的主要動力。

       

接下來講OOO的概念。它主張平面的本體論,主張萬物都民主,物是超越於主體的掌控、再現或詮釋之外的。萬物是共有一個本體的,是一種扁平的本體論,扁平的本體論試圖打破人超越萬物之上的不對稱關係,主張動物、機器、或無生物等都共享一個本體的領域,主張萬物的民主。第二點Emotion of the subject,它把主體降級,主體沒有優位的關係,主體也是萬物之一,也是客體,Subject as object,主體變得和物體一樣。Zupančič說過OOO試圖Getting out the subject,要從主體脫離,以及Getting the subject out ,要把主體抽離。第三點是From linguistic turn to ontological turn,從語言轉向到本體轉向。OOO傳承Speculative Realism 推測實在論,用本體論取代認識論,跳脫康德、笛卡爾等人所設定的知識論難題,把重心放在大戶外,要找回物體本身真實面貌。海德格提過壞掉的鎚子的例子,它跟present at hand 和ready to hand 都無關,是純粹的物體。第四點是Object fever,是本書作者對OOO理論的描述,它是想走出主體的狹窄框框,追求外物及外物性的,是追求人以外的萬物的一種對物體的狂熱。ANT 行動者網路理論和OOO有些許差異。ANT 認為OOO把物質化約為扁平固定的物質或遵守某種律法的物質,ANT則追隨Deleuze的思想,認為萬物會互相裝配組合,萬物處於不穩定的becoming 狀態。OOO覺得ANT太重視關係及變化生成狀態,而把存有本身忽略。對OOO而言,存有本身有不可化約的存在。這些是今天理論的部份。

接下來是作品的部份。Black Mirror 影集的宣傳照是一面破碎的黑鏡子,這面鏡子依照影集製作人的說法是代表隨處可見螢幕或科技,而碎鏡則隱喻科技導致人性毀滅。這部影集算是對超人類主義的一種反烏托邦。超人類主義主張心物二元論,重理性輕身體,認為人身體充滿缺陷,認為科技可改善身體,把科技對人的助益無限上綱。第一季第3集的名稱為 “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可把你的全部歷史重播。這一集中所呈現的科技,名稱為 “Grains” (顆粒),指的是顯影的顆粒,亦即構成影像的黑白點。Grains是一種裝置,裝在耳朵後,隨時可在眼睛視網膜或任何螢幕上重播記憶或剛經驗過的事物。主角之所以在身體上裝設此裝置,是因對工作和夫妻關係有不安全感,希望把所有東西記錄下來,加深其對事物的掌握。Grains這種重播經驗的科技也曾為檢視一個人過往行為的依據。比如經過海關時,海關也會要求過關的人重播過去這段時間所做的事,確認他不是危險人物。主角曾參加面試,但對結果不安,於是重播面試的記憶,請他太太幫忙看評審委員下筆的動作,他太太覺得是在打勾,而他覺得是寫L或V。從他與太太對同一手勢的不同看法可看出,同樣的reality會有不同的觀點。而他與太太對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導致他與太太關係不睦。

而關係不睦時,先生就會對太太產生許多質疑及猜忌。比如這一句對白“A weird week or a month”,指的是先生在問太太和前男友相處多久,是一個禮拜還是一個月,如太太說出的答案與先生的記憶不合的話,先生就會重播記憶來印證。或這一句對白“sometimes you are a bitch”,是先生對太太不經意出口的責備的言詞,但太太很生氣先生竟然罵他“you are a bitch”,先生反駁說自己語氣沒那麼強烈,所以就重播並強調他有加sometimes,由此可見同一句話可以有不同感受,事實或記憶會受主觀因素影響而造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因為常常受到先生質疑,太太不開心,問他為什麼要接受他的審判。她說 “Not everything isn’t true is a lie”,其實有些話是無傷大雅的謊言,或本來非那樣的意思。

到後來,先生甚至懷疑太太有外遇。有一次主角看到太太和一名陌生男子相談甚歡,懷疑太太與該名男子有染,他便重播過去的一些鏡頭來確認自己的懷疑。比如他重播宴會結束的畫面,這畫面中先生和太太都有邀請那男子回家續攤,然後他要求保母評理,到底是誰比較想邀他呢?太太有說 “It’s early to call it a night”,主角認為這是對該男子的暗示,而太太卻認為只是在聊天。主角又重播兩個太太表情的畫面,質疑太太和男子聊天完後面對他的表情很疆硬,而對該男子卻面帶微笑。後來夫妻關係破裂,他的工作和太太都沒有了。於是他後來把裝置挖掉。

 

分析的部份:

主角裝設grains這事實記錄器來幫助他記錄事實,但這卻無法改善他的生活,於是用刮鬍刀把這紀錄器刮掉。丈夫想用科技紀錄客觀的事實,但他觀看事實紀錄時,卻會受自己的慾望所左右,因此丈夫重播事實時已不客觀。像丈夫常常帶有色眼睛去看太太的談話、表情等,這就是齊傑克說的慾望結構,懷疑太太出軌的忌妒慾望結構本身就存在著,即使太太真的出軌,這慾望結構本身就有問題。Fantasy/desire as the frame of reality: incompleteness of facts,libido economy。慾望或幻想是事實的支撐,而非扭曲,事實是不完整的,和主體的慾望有關。而OOO認為有獨立的事實存在,有客觀事實,這和精神分析不同。

       

最後的一點談Psychoanalytic point of view,精神分析認為主角裝科技裝置,讓自己成為cyborg,但他卻是一個有慾望及幻想的cyborg,他對任何資訊的解讀都夾雜自身的慾望及幻想。

 

問題與討論:

林建光老師:俊男老師講到把啟蒙主義的想法拋棄掉,包括反理論,用專業主體去思考外在物質,OOO物質導向理論是要思考,把精神分析講的慾望主體去除,要把人類中心主體拋棄掉。

涂銘宏老師:物件導向這派本身也有分歧,Quentin Meillassoux與精神分析是否真能對話?徹底的OOO把精神分析丟一邊,認為thinking和 being不應綁架在一起。精神分析和OOO能否對話呢?可能是兩邊選一邊。用OOO讀《黑鏡》不知道會讀到哪裡,如果用電影理論的 screen theory或視覺理論很容易讀,Laura Mulvey去讀會有視覺的霸權,也就是俊男講的incompleteness of fact,聲音也是,scopophilia 或acoustic,從聲音分析當時的表情,都是以視覺聽覺為基礎。所謂事實要不要和感官套在一起,為什麼只能強調視聽這兩種senses,這其中有男性主動把女性物化,女性被觀看等,就是It screens everything。Screens 和我們visual perception 是否等同呢?OOO會否連這senses都切掉?Posthuman其實非常humanism,或有這傾向。Black Mirror 是很友善於精神分析的文本,但在posthuman方面走的不夠遠。所謂fantasy desire的框架我很同意。我們是否應執著這樣的強化版的human?有否方式讓它走的更遠?OOO和精神分析到底能否接在一起,是否有空間做更多解讀,Black Mirror 是視覺主導的機制。OOO和精神分析真能放在同一平台討論嗎?

周俊男老師:學界目前是OOO這派主導,本書提出不一樣的精神分析的看法,在壓倒性的後人類主流看法中提出不同看法。像scopic drive或acoustic drive容易跟主體做連結,但其他感官或許就不那麼容易連結到主體,較適合德勒茲講的affect,物體會去影響你,而非主體有這樣的結構。

楊志偉老師:精神分析和OOO的差別是,OOO把象徵和想像連在一起談,不強調象徵層次,不需區分語言或影像兩種層次,都是認識真實又不是真實的一種模式。OOO初衷是要處理海德格,看科學和非科學如何處理論述。精神分析強調象徵層次,不夠去人類。OOO把每種不同東西接觸過程講成自身認識方式投射到他物上,有沒有象徵層次可討論,是否有象徵層次,蛇用蛇頭感覺氣味分子,是否存在象徵符號,也要進一步處理解決。另一方面,OOO並未拋棄影像,Harman在2011的書The Quadruple Object提到物分成四個層次,而Morton在講物時把物分裂成being和appearance,沒有只有一邊是物。OOO並沒有把image或是fantasy放在次要的層次,Harman也是討論image和fantasy,藝術品非它本身,而是包含觀看的經驗。Harman認為影像非獨立存在,一定是一個物和另一個物接觸而產生的東西。如果是Deleuze較沒有這麼侷限,他談image as the visual或in the visual,不需要有一個某一東西對另一個的perception,是可以是獨立存在的物。

 

許景順老師: 如果精神分析和OOO可有對話的話,應該是經由Badiou,他寫的Theory of the Subject,跟精神分析做對話,他是Quentin Meillassoux的指導老師,或許有genealogy上的連結。

 

周俊男老師導讀:

Black Mirror 第四季第2集:這集名稱是Arkangel,可解釋成「被方丹保護的天使」。劇情是媽媽有一次帶女兒去公園玩,發現女兒不見了而被嚇到,所以決定讓女兒接受手術植入neuro implant,媽媽就可透過遠端監看女兒並控制女兒所接收到的感官刺激。讓女兒可有Security和保有 peace of mind。當女兒壓力升高皮質醇升高,媽媽可把聲音或畫面馬賽克,讓女兒聽不到或看不到這樣的聲音或影像。例如嚇到女兒的狗,頭部影像及聲音被馬賽克。影集有講到這樣的科技有什麼反效果。有一次外公中風求救,但媽媽把爸爸的影像馬賽克,導致外公差點救不回來。這樣保護女兒的做法讓女兒被罵是chip head,晶片人,是無血無淚的人,於是女兒有一次便故意把铅筆削尖剌自己,讓自己流血,反抗這裝置。

有一次媽媽發現女兒偷交男朋友,因此去警告男生離女兒遠點。女兒十分生氣,用平板把媽媽的頭打的流血。這科技原本是要創造好的人際關係,結果卻破壞掉人際關係。

這樣的超人類計劃是人文主義一直以來著重對人體的掌控,改善身體的路線。人文主義也強調自我控制,所以超人類主義與人文主義是一樣的。Derrida說的Autoimmunity自體免疫邏輯,就是越想讓一個機制免疫,反而越防礙它免疫,越保護一個機制反而適得其反。任何機制或身體本身是不完美的,為了讓它完美做一些事情反而有反效果,突顯它的不完整性。

D這一點 “The posthuman is autoimmune”,後人類是像Derrida講的自體免疫邏輯,人會受到外界影響,人一開始就是不完整的,如Wolfe所講的人一開始就是接肢的存在,人一開始就和語言及工具接肢,不被外界影響是不可能的。

最後一點講Cyborg。母女都是Cyborg,女兒被植入晶片,媽媽拿平板控制器。但科技無法改善人的缺陷,而反而更突顯人的問題,更讓人覺得困惑,科技更逼迫人去重新解釋人的意義。科技為了保護人的完整性,郤更暴露人的不完整性。

 

Waltz with Bashir

這是一部描述戰爭災難的動畫片。1982年以色列人入侵黎巴嫩,支持基督徒長槍黨(Phalangist)執政。後因當選總統的基督徒長槍黨民兵領袖巴席爾.賈梅耶(Bashir Gemayel)被暗殺,長槍黨因而遷怒巴勒斯坦人,後在以色列暗中支助下,長槍黨民兵對在貝魯特的薩布拉(Sabra)及夏蒂拉(Shatila)的巴勒斯坦難民營展開屠殺。影片的背景就是這一難民營屠殺事件。影片主角是以色列士兵,他回憶屠殺的過程,但他有戰爭失憶症,只能找回零碎記憶。這埸屠殺雖是大屠殺,但他從不同角度講以色列士兵也可憐,不只難民被殺可憐。電影的片名是起於劇中一幕,就是一位士兵在敵軍槍林彈雨中,拿起衝鋒槍對著四周掃射,末了甚至轉而朝向天際,那不斷旋轉的身子像極了跳起華爾滋的舞步,而街道旁的建築物就掛有已被刺殺的黎巴嫩總統巴席爾·傑馬耶勒的巨型畫像。那荒謬的畫面,好像在強調戰場上的士兵只能配合著別人的節奏,隨著別人起舞,聽命行事,自己是無法做主的。透過以色列士兵的反省,以及把以色列士兵自身也當成受害者,要把這事件去政治化,把災難去政治化。

接下來分析這部片子。從新物質主義觀點來看,片子裡人和非人/動物會產生連結,被屠殺包括馬、狗,和被屠殺的人是一樣的。新物質主義觀點認為非人/動物會互相影響。屠殺事件是人和非人不停變動的關係,因此不能只看巴勒斯坦人受害,還要看以色列人自身和動物受害。 要用寬容的看法來解讀,要擴大解釋,不能受限於狹隘意識形態。新物質主義反對用任何詮釋架構,如精神分析,去詮釋戰爭或創傷的事。新物質主義覺得這樣不對,要用寬宏大量的詮釋法,要看各影片中元素互動,去問影片讓我們對創傷、罪惡、恐怖等產生什麼新看法。本片達成後人類的連結,混合人和非人的聲音,達到物的民主化,凸顯平面的本體論,狗被屠殺和人被殺也有一樣的罪。電影一開始主角一個朋友常有一個夢,有26隻狗追他,報復他。這是因為戰爭時長官要求他除掉狗以去除障礙,所以他常夢到狗的報復。狗被屠殺,和馬和人被屠殺,及以色列人的死傷,各層面都要合在一起看,這是新物質主義讀法。不應該具有狹窄的看法,要把對創傷的觀點擴大,包括動物和加害者,要像片中的攝影師一樣,丟掉camera,把詮釋架構丟掉,親眼或直接感受真實。

       

接下來有一種和新物質主義類似的人文主義讀法。動畫中最後結尾有難民營死傷的紀錄片片段。片中有一個女性在哭,人文主義讀法會把無助的女人看作值得同情的受害者,而抽離其政治脈絡。把真實紀錄片放最後,把馬和狗的死亡都放在一起看,這些畫面濃度會被稀釋,就去政治化了。

       

第四點講後人類對本片的讀法,認為本片達成一種vegan-washing素食者清洗。從後人類或同情動物的角度來看,和粉紅清洗一樣,過去以色列人透過同性戀的人權來掩護以色列人對巴勒斯坦人的迫害。素食者清洗指藉由同情動物,人和動物平等這樣的想法,來洗白掩蓋種族主義。另一種去政治方式是以色列士兵反省,他邊射擊邊哭泣,無論射的是動物或巴勒斯坦人,他其實並不願意,他的主體是分裂的。主角有去找精神治療師,治療師分析到他的一些夢境可能是因為父母是二戰受害者,而父母本身曾是受害者也洗白自己是加害者的身分。結論是新物質主義或後人類讀法把巴人受難去政治化,導演本身是以色列士兵,想對所謂戰爭或創傷創造出一個羅生門,本片無法回應巴勒斯坦人的創傷。作者想問巴人的受害有改變過嗎?其實有改變的只是某些鷹派以色列人的態度而已。這電影把以人主體當成是分裂的,會自我批判的主體,郤把巴人當成靜態物體,值得被同情的物體,而不是個複雜的主體。

第五點精神分析後人類角度看本片,把巴人當後人類看,不只是靜態的對象。巴人是齊傑克講的neighbor,是讓人沒辦法了解的他者,既不是人也不是非人,是永遠無法理解的他者,要持續負政治責任。此讀法可用在受害的動物身上,貓也是neighbor,是無法理解的他者。精神分析後人類把人或動物都當成後人類,是無法理解的他者。

 

Nausea

本小說有twisted ending。表面上沙特講存在先於人,表面是適合OOO的理解,但最後卻回到某種人文主義。

首先談本小說所呈現的物自身,小說中有“Things have broken free from their names…” 這樣的字句,物體有本身的存在,任何標籤再現都無法表達。“Objects lose their purpose…”,標籤是外在的,無法和物的本質合在一起,它們有alien existence of their own。例如樹根是個例子,主角在公園遇到, “the root existed in so far that I could not explain it… repeatedly brought me back to its existence”,不管我怎麼想它,它還是回到它自身的存在。主角覺得自己成為一個物體。“I am like an object”,我沒辦法解讀自己,我像外物一樣存在。

第二點Latour新物質主義或行動者網路理論,強調所知或物自身,而非能知或知識論。小說中質疑笛卡兒的“I am. I am, I exist, I think, …”,要拋棄知識論,把注意力放在外在世界。Chestnut tree讓主角頓悟,主角面對樹根,OOO讀法可和精神分析比較。

OOO讀法:主角比喻樹根像蛇,在我腳邊死掉,不管當它是蛇或別的都沒有什麼差別,都一樣的。OOO會把它當做affected impact of the being of the root,樹傳達affect給主體,affect是樹根外觀和真實樹根的中介。Affect產生替代的因果,樹根外觀可代表樹根自身,傳達給主體,主體於是間接地與樹根有接觸。因為有affect,所以主體與樹根能相遇。精神分析認為主角非OOO所講的那樣天真地、無主觀成分地去接觸,而是有負面情感,有厭惡等主觀情緒的,表示主體有某種解讀樹根的方式,非被動接觸樹根。樹根暗喻一方面表達出主體面對外物時的被動性和無力感,精神分析也把metaphor當成語言的失敗與侷限,語言無法完全忠實描述樹根,語言失敗是因為真實層的介入。真實層的介入讓本體和現象產生破口。Real同時是主體和樹根,也可說同時不屬於兩者。它表達了非人的視角,樹也在回看他。

第六點嘔吐和後人類,小說主角對萬物有嘔吐的感覺,存在讓他厭惡。知識論和語言失敗其實是本體論問題,非語言或認知問題。主角有嘔吐的感覺是因為他是有創傷的人,本體上是不完整的自我,是有創傷的存在,嘔吐是原初創傷的經驗。後人類主體是指原初不完整,有創傷的主體。有一首爵士歌曲 “Some of these days” 貫穿整部小說,這首歌很吸引主角,讓他的嘔吐感消失,讓他產生幻想,讓他找到存在的價值。這首歌作曲家是猶太人,歌唱者是黑人。他幻想猶太作曲家在貧困中作曲賺錢的場景,因而對他產生認同,他存在的價值是建立於他者之上。這首歌彌補了存在空缺,歌就是小對體,沙特小說最終沒導向物自身,而是導向主角的慾望和幻想。

 

問題與討論:

林建光老師:謝謝俊男的導讀。俊男的導讀很忠於作者,而我個人也對作者在書中的論述有點困惑。在書本Introduction中,作者非常強調未來性,他認為後人類應當具備開放的未來性,但個人覺得他在理論闡述與實際文本分析上有點裂縫。雖然它有說後人類或cyborg不保證未來,不保證emancipation,但因為它勾勒的理論太過吸引人,以至於落實到文本分析時經常讓人既抓不太到重點,也有點失落感。也就是說比起闡述後人類理論時那令人嚮往的未來性,它在解釋文本時顯得有點弱掉了。

涂銘宏老師:第4章跳更遠,打種族牌,但沒說服力。

周俊男老師:是否有未來性? Haraway,OOO,超人類等,很多派有提出後人類模型,精神分析不是要提出模型,而是要解釋現有問題。重要的是,主要是要突顯後人類癥結,強調後人類反人的部份,是否了解病因,眾多後人類模型中精神分析有提出核心問題,還是沒提出模型的貢獻。

楊志偉老師:OOO沒講那麼多創傷,創傷一個是結構性的閹割,另一個是個人經驗層次。對應到OOO,它可能講有結構性創傷,存在本身分裂於本體與物體,但無法講植物的創傷,樹的創傷。精神分析講創傷有獨特性,有明顯的不同,有結構性的先存。

林建光老師:俊男提到作者質疑新物質主義和OOO物導向的講法,提到它們有去政治化的危險,作者希望能有政治性和脈絡化,避免讓受難者被忽略,才不會講得大家都一樣有罪。那麼有政治性的解讀為何?

周俊男老師:政治化指回應女士的吶喊,他是巴人受害者,和一般受害者不一樣,沒改變過,不停被迫害。OOO要去除所有意識形態本身就是意識形態,解讀一定要帶著意識形態,越客觀就被阻當的越厲害。

林建光老師:關於政治化問題,左派或法蘭克福學派的解讀會比書中提到的精神分析對於neighbor的說法更「政治化」嗎?

周俊男老師:Žižek講的政治是part of no part,就是完全沒辦法回應的東西,沒辦法包含在意識形態或體制。女士的哭聲就是沒被回應,其他士兵都有被照顧。

涂銘宏老師:精神分析把所有沒辦法被容納的東西都容納了,有點狡滑。有一個事件是阿富汗人把小孩拋過去等,我較讚成法蘭克福學派,應策略性使用各讀法,不要只追隨某一教派,有各種Text,不要過度忠於某教派,應更engaged它真正的文化和政治內容。

周俊男老師:分析師不一定是對的,但要讓病人知道他不知道的東西在哪裡。像這女士有黑洞,她的哭喊是無法理解的,不能用新物質或人文主義去看她,精神分析應讓病人知道他有不知道的。

涂銘宏老師:分析師一定是解迷的開放者嗎?還是有enlightenment的角色?

周俊男老師:他是引導,讓病人從意識的漩渦中停下來,看出無意識痕跡或其他。

李育霖老師:本書談Inhuman posthumanism,要注意Inhuman 面向,還有要歸結到Neighbor的問題,是他者的問題。從精神分析談新物質主義或OOO,先入為主有一些誤解。像樹,新物質主義不會說它是暗喻,Bradotti從death drive談inhuman,inhuman就是精神分析的death drive,德勒茲派的vital materialism會帶出不一樣的倫理和政治,不是法蘭克福學派或精神分析想像的politics,因此有些落差。這些沒有回答精神分析想像的問題。各學派面對posthuman 都有想法,inhuman 本來是posthuman,精神分析談的特別好,但本書又拉到太人類的思想了。 

林建光老師:這本書留下了許多空白的部份,等待我們繼續論述,我想精神分析帶給我們非常重要的思想資產,它並非要解釋所有東西,大家看法也不一定一樣,這也是讀書會的目的。謝謝俊男今天精彩的導讀,給我們很多的啟發,也謝謝大家踴躍的回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