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編輯室弁言

 

臺灣逐漸步入秋日,也慢慢走入秋冬時裝的熱潮季節,比較文學學會9月號電子報將以「時尚」(fashion)為主題,希望能為處在開學壓力與防疫緊張氛圍的讀者群們,帶來一些活力。

本期電子報繼續由楊志偉與辜炳達進行編輯工作。首先登場的,是「學人特寫」專欄。本期的「學人特寫」專欄特別訪談現任台灣人文學社社長林宛瑄老師。林宛瑄老師原為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卻於今年二月時毅然決然選擇退休,成為獨立學者,選擇一條完全不同的學術人生道路。究竟林宛瑄老師在原本的工作有什麼樣的甘苦談,後來又有什麼樣的考量——也就是有著什麼樣的「獨立學者的獨立『瑄』言」——因此選擇以這樣的方式重新形塑(fashion)自我,值得一探究竟。同時,本期的「學人特寫」專欄也做了一點小小的革新,除了既有的訪談內容文稿外,亦附上訪談影片,希望電子報在形式上,也能呼應主題,以時下流行的方式,帶給電子報的讀者一種全新時尚的感受。

「時尚」專題部分,則很榮幸邀請到兩位長期對時尚議題有著濃厚興趣的學者,也就是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英語專班黃瓊瑩助理教授與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施舜翔講師替電子報撰寫專文。黃瓊瑩老師的文章名為「時尚與回憶:You Wore, therefore You Were」,內容從Charles Baudelaire談到已故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新一代時尚天后Lady Gaga、台灣設計師江奕勳、詩人Arthur Symons等,不僅重新探討「時尚」一詞的本質,更說明看起來與「當下」或「潮流」最相關的「時尚」,其實亦與「記憶」或「回憶」脫不了干係。施舜翔老師則以時尚天后瑪丹娜(Madonna)的傳奇單曲〈風尚〉(“Vogue”)以及利文斯頓(Jennie Livingston)頗具爭議性的紀錄電影《巴黎在燃燒》(Paris Is Burning)出發,探討因扮裝而引起胡克斯(bell hooks)、巴特勒(Judith Butler)、普羅瑟(Jay Prosser)等人對同性戀與跨性別之間異同的辯論。兩篇文章對時尚、扮裝、自我形塑所能延伸出來的各種面向與歷史脈絡探討的淋漓盡致,十分值得一讀。

「說書論理」專欄,則特別邀請到亞利桑那大學英語系尤吟文博士與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蔡士瑋兼任助理教授暨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哲學博士撰寫專文。尤吟文老師的文章名為「閱讀北美原住民文學:The Peoplehood Matrix」,一面回顧北美原住民文學的發展歷史,另一面則深究Tom Holm、J Diane Pearson和Ben Chavis等人所提出的「the peoplehood model」與Billy J. Stratton和Frances Washburn所提倡的「the Peoplehood Matrix」文學研究方法,說明如此方法學能更深入美國原住民文學論述中的思想與意涵。蔡士瑋老師的文章名為「思想的蒙昧及其描繪—環繞林布蘭〈沉思中的哲學家〉展開的沉思嘗試」,透過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的畫作〈沉思中的哲學家〉(Philosopher in Meditation)出發,不僅討論畫作的歷史背景,更深入畫家與父親的關係,甚至展延至柏拉圖的洞穴譬喻,以及光與火的哲學、哲學史與藝術史意義。兩篇文章說理清楚,分析鞭辟入裡,錯過實在可惜。

「新銳視角」則請到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的王榆晴博士,暢談其博士論文關懷,與未來的研究取徑。王榆晴博士的論文名為《危命行走街頭:吳爾芙的身體受弱性與基進平等》(Precarious Streetwalking: Bodily Vulnerability and Radical Equality in Virginia Woolf),以巴特勒的「存有危命/社會危命」(precariousness/precarity)與「身體受弱性」(vulnerability)概念出發,思考吳爾芙(Virginia Woolf)小說所呈現的行走街頭美學、倫理與政治意涵。完成博士論文之後,王榆晴博士則以博士後研究員的身分,繼續進行吳爾芙文學作品的研究,並預計結合哈洛薇(Donna Haraway)提出的「創造親屬」(making kin)概念,其研究成果,令人十分期待。

       

「好書精選」則介紹今年八到十月三個月份出版的五本好書,依照出版時間順序排列,分別為亞洲大學國際學院莊坤良副院長所撰的《消失的旅行:發現旅行的101種方法》、高雄醫學大學語言與文化中心蘇其康講座教授所寫的《情義與愛情:亞瑟王朝的傳奇》、學者佐夫·布拉德利(Joff P.N. Bradley)與逢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鄭如玉副教授所共同編纂的《與動畫共思》(Thinking with Animation)、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黃涵榆教授所出版的《閱讀生命政治》,與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黃宗慧教授與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黃宗潔教授合著的《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五本著作主題分為旅行(同時收錄莊坤良老師的相關文字與繪圖)、亞瑟王朝人物的情愛傳奇、動畫中的各種哲學思考、各項重要生命政治哲學議題,與如何在人類世思考人類與動物的關係,絕對值得讀者收藏,並再三深深品味。

       

「如臨現場」單元則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所收錄的,是由比較文學學會所舉辦的Advent研讀班第一場側記與第二場側記。第一場的主講人是國立臺灣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楊乃女教授,主講的文本分為後人類研究學者Rosi Braidotti的The Posthuman中的第三章“The Inhuman: Life beyond Death”與Jean-Luc Nancy收錄於Corpus一書中的短文“The Intruder”。根據楊乃女老師的說明,Braidotti探討所謂的非人(inhuman)不再侷限於科技非人,而是可以擴展至自然非人(如Baruch Spinoza所說的natural life),並藉此打開死亡的定義,透過「流變為生命之流」(becoming-imperceptible),對抗生命政治造成的死局。另一方面,楊乃女老師也討論Nancy的短文“The Intruder”,闡述Nancy根據自身心臟移植的經驗,思考自我與陌生人(如移入身體內的心臟)之間的曖昧關係,使得所謂的「我」,某種程度上皆為賽博格(cyborg)。第二場的主講人則為南臺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周俊男副教授,主講的文本則為Zahi Zalloua著作Being Posthuman: Ontologies of the Future的第一章與第三章。周俊男老師非常詳細的說明 Zalloua如何以精神分析觀點批評物導向本體論(Object-Oriented Ontology)、新物質主義(New Materialism)與行動者網路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並以影集Black Mirror、電影Waltz with Bashir與沙特的作品Nausea為例,解析精神分析如何點出物導向本體論等論述之不足。而與會的幾位老師,如楊乃女老師、周俊男老師、李育霖老師、陳國偉老師、曾瑞華老師、張鎮龍老師、林建光老師、涂銘宏老師、楊志偉老師與許景順老師等人,皆對Braidotti、Nancy、Zalloua等學者的論點有著精采的討論,值得讀者再三咀嚼。而兩場的側記人——分別為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張鎮龍兼任助理教授與高雄醫學大學語言與文化中心王曉慧副教授——的紀錄皆十分詳盡,逐字逐句完整呈現研讀班的導讀內容與問題討論,絕對有令人「如臨現場」之感。

       

「如臨現場」的第二部分,則邀請到致理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林嘉鴻助理教授與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博士生蔡善妮,分享他們參加今年六月於國立臺東大學所舉辦的「第四十三屆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術研討會——綠異想」的心得。此次研討會舉辦方式甚為特別,因為疫情之故,從專題演講到各場發表,皆改成以預錄或線上直接發表的形式進行。兩位撰稿人也因此受到啟發,林嘉鴻老師的文章名為〈超現場〉,以綜觀全局的方式,回顧主辦人與各發表人在面對各種科技挑戰下,仍然從容不迫地完成報告,超脫傳統現場報告的思想與物理限制,是故名為「超現場」。蔡善妮博士生的文章則名為〈恐怖的綻放:比較文學研討會「綠異想」的觀察發想〉,以類似科學小說的筆法開頭,並回顧幾位發表人對於「綠」一詞的再思與解構,說明「綠」如何變成某種最黑暗的「異想」,但又因此帶來各種可能與希望。電子報希望藉由這兩篇文章,可以讓參加過的讀者,再次體驗研討會當天的盛況,而未能躬逢其盛的讀者,也可以因此「異想」研討會當日的奇景。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