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時尚與回憶:

You Wore, therefore You Were

撰稿: 黃瓊瑩 (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英語專班助理教授)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強調創新的重要,並將「時尚」視為當代重要的美學文化之一。「時」意旨當下、現在;「尚」表風尚、潮流。時尚與創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時尚的核心,是一種結合新穎創意與創造力的美學呈現,而不純粹只是資本主義世界裡所關注的待售品牌商品。SHOWstudio.com 是由英倫著名的時尚攝影師尼克.奈特(Nick Knight)所創立的頗具影響力的網站。尼克.奈特為《Vogue》時尚雜誌拍攝照片,並贏得了許多時尚界的榮譽獎項。他所創立的SHOWstudio.com網站致力於探索時尚和藝術之間的關係,每週都會更新內容、反映當代時尚界的創新議題。「時尚」在當代的美學實踐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時尚」與「藝術」其實有著不盡相同的身份。兩者真正的差別在於:時尚依存於以「人」為主體的穿著,體現在人體外觀的裝飾上,以一般藝術品所不能具備的方式實現風格與創意。早在一百多年前,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在他的散文集《現代生活的畫家》(The Painter of Modern Life)中,就已將「人」與「衣」的關係與現代生活連結起來。波特萊爾寫道:「當描述看到美麗佳人所帶來的快樂時,哪個詩人敢將她與她的衣著區分開來?」(424)。美國時尚設計師Marc Jacobs有句名言:「衣服是因為有人穿它才有意義」(“Clothes mean nothing until someone lives in them”)。「時尚」的樣貌,不是一個超然獨立的、或一開始就成形的完整實體;它只有透過穿戴的過程、將衣物疊加在人體上、與人的身體外貌產生連結、成為身體的一部分,才算是真正的存在。若在穿著行為以外的情境遇到「時尚」,設計師的創意美學將無法被真正展現。換言之,整個時尚文化的核心,實際上是由穿著者與其穿著行為所構成的。

此外,「時尚」不該只被視為一種純粹的商業買賣活動。「時尚」的本質可以是充滿啟發性與煽動性的。已故的英倫時尚設計大師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曾在接受採訪時強調,他在乎的不僅僅只是關於時尚趨勢、時尚品牌和產品零售的商業議題,而是更進一步期待其嘔心瀝血的創新作品能在社會、文化層面上喚起人們的情緒、獲得更廣泛地共鳴與回應。McQueen說道:「如果你離場時沒有任何情緒,那我就沒有做好我的工作。我不想要你看完秀出場後,覺得好像吃了週日午餐一樣。」[1] 時尚設計師或許沒辦法改變世界、無法對殘酷現實的社會提出具體可行的革命性挑戰,但設計師想傳達的訊息、理念,可以在適得其所的著裝主角上獲得最清晰與最明確的表達。舉例來說,在2009年,McQueen為Lady Gaga的新歌MV《Bad Romance》量身打造充滿前衛感的造型。MV中所呈現出來的女性有著詭異的時尚形象,富有挑釁性、強大到令人震撼。但這種無所畏懼、放蕩不羈、又令人不安的女性形象,體現在Lady Gaga身體的衣著上,讓全球廣大的觀眾為之瘋狂與喝采。透過Lady Gaga的著裝與表演,McQueen成功地以創新和深具顛覆性的方式表達對二十一世紀女權的訴求。McQueen與Lady Gaga的合作,寫下時尚史上不朽的一頁。

You are what you wear。這句話言簡意賅地表達出個人的衣著表徵可以反映出個人的自我認知與身分認同。人們可以透過自身的穿著打扮來定義自己、介紹自己,甚至達到自我解放,讓他人更加了解真正的自己。國際時裝週其實就是公開性的創意輸出場域,「時尚」被設計師定義成一種體現在人體外觀裝飾的創造性美學,藉由模特兒的穿著,以表演的型態,來訴說屬於這個設計師獨一無二的風格或品牌的故事。設計師在國際時裝週所展示的作品,可以被稱為一次性的表演作品,它們不一定要被單獨出售或大量生產來分配給零售商販賣。時尚設計師的目的是將其作品,透過模特兒走秀,顯示自身的創意才華並表達其設計理念。筆者於108學年度主持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時,在其計畫課程「時尚英文」裡跟學生介紹在倫敦時裝週大放異彩的台灣設計師江奕勳(Angus Chiang)。江奕勳將藝術化的台式美學放在服裝設計上,以台灣文化為設計發想,從充滿本土味的廟會、電子花車、小學時期的作業簿、珍珠奶茶、辦桌到機車等一系列以台灣性(Taiwanness)為主題的時尚設計探索,為他開啟進入國際時裝週的重要大門。藉由江奕勳的例子,學生對「時尚」的想法開始有了轉變,也覺得「時尚」離他們的生活其實並不遙遠。「時尚」不等於靜置於百貨公司櫥窗裡的精品;「時尚」是動態的,是身體的衣著語言,有著各種形式,它承載著「風格」(style),是個人的另一張身份識別證。江奕勳的作品除了表達他對自我身分的認同,也呈現他從小到大對台灣的情感與記憶。然而,此記憶不會隨著歲月而消逝,而是轉化成時尚衣物保留了下來。

 

我們可以在文學詩歌中看到類似的美學呈現──情感、記憶與布料合而為一,轉化成詩人創作的靈感,並進一步透過詩人的語言文字保存。英國唯美主義詩人阿瑟·西蒙斯(Arthur Symons)在1895年出版的詩集《倫敦之夜》(London Nights)中,收錄了一篇名為〈記憶〉(“Memory”)的抒情詩。詩人用第一人稱(“I”)的主觀角度來表達其對某人(“You”)的思念。對詩人來說,記憶本身就如香水,但此香水味不會隨空氣飄散而消逝,而是附著在它曾接觸過的布料上而保留了下來。Symons寫道:

 

                    As a perfume doth remain

                    In the folds where it hath lain,

                    So the thought of you, remaining

                    Deeply folded in my brain,

                    Will not leave me; all things leave me:

                    You remain.

 

                    Other thoughts may come and go,

                    Other moments I may know

                    That shall waft me, in their going,

                    As a breath blown to and fro,

                    Fragrant memories; fragrant memories

                    Come and go.

 

                    Only thoughts of you remain

                    In my heart where they have lain,

                    Perfumed thoughts of you, remaining,

                    A hid sweetness, in my brain.

                    Others leave me; all things leave me -

                    You remain.

詩人將布料皺褶中殘留的香水味與他對腦海中想念之人(可能是前情人)的回憶做了聯想與比較。他們之間可能只是露水姻緣,在一起的時光可能很短暫,但對往日情的甜美記憶,如空氣中瀰漫著愉悅的芬芳香味(“fragrant memories”),令詩人難以忘懷。儘管世間的人事物來來去去(“come and go”),前情人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象卻一直伴隨著他,如浸漬過香水的織品,深刻滲透、進入詩人的記憶中,揮之不去。

Elizabeth Wilson曾說: 「失去穿著者的衣服,無論是在二手貨攤上、玻璃櫃裡,或僅僅是散落在地板上的情人衣物,都會給我們帶來不愉快的感受,就如看到一條脫了皮的蛇」(2)。英文的wear除了是化妝、穿戴衣物配件的動詞,也是噴香水的動詞。香水如衣服,若在其穿著者以外的場景遇到,有時會喚起一種不安的感覺。Symons的另一首抒情詩〈香水〉(“Perfume”),收錄在另一本詩集《剪影》(Silhouettes)中,流露出類似的惆悵:

 

                    Shake out your hair about me, so,

                    That I may feel the stir and scent

                    Of those vague odours come and go

                    The way our kisses went.

                    Night gave this priceless hour of love,

                    But now the dawn steals in apace,

                    And amorously bends above

                    The wonder of your face.

 

                    ‘Farewell’ between our kisses creeps,

                    You fade, a ghost, upon the air;

                    Yet ah! the vacant place still keeps

                    The odour of your hair.

 

詩人描述在他與情人(也可能是一夜情的對象)告別後,儘管她已如鬼魅(“a ghost”)般消失,她的髮香依舊停留在空下來的枕頭布上。Symons將已離開的情人比擬成依然存在的香水味,讀者隱約也可感受到詩人當下的失落感。十九世紀唯美主義詩歌的文本,如同現代時尚設計師手中的布料。Symons的詩就像一件具有質感與香味的布料,有著詩人感官的記憶、情感的溫度。香水記憶與抒情詩合而為一,化為不朽。

在英國留學時的某年冬天,我獨自在倫敦街頭等公車,脖子上圍著一條豹紋圖案的圍巾。有一位黑人女士從我面前走過,她一身豹紋的裝扮──豹紋的毛帽、豹紋的長版大衣、豹紋的手提包、豹紋的鞋子。她看到我時,停了下來,用充滿節奏感的饒舌語調跟我說:“I like you scarf. It looks like ME!”說完就哈哈大笑地走了。上「時尚英文」課時,跟學生提到「豹紋」(leopard print)時,總不忘跟學生分享這個有趣的小故事,學生聽到我模仿黑人女士講話的樣子,總會笑得很開心。這經歷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細節微小到就如Symons所描述的人生中不斷 come and go的短暫moments。我不認識這位女士、不知道她的名字,我們只是彼此瞬間路過的陌生人。但這段停留在我腦海的回憶,卻比我跟這位陌生女士短短幾秒鐘的擦肩而過,來得更長久。時尚是喜新厭舊的,有其抗時性──獨領風騷的裝扮潮流或許會有過時的一天,就如瀰漫在空氣中的香水味也會有消散的時候,但與其特定時尚裝扮緊密連結的人物與事件,卻可能會深深烙印在個人的腦海裡,成為一輩子難以磨滅的香水記憶。

 

引用書目

Baudelaire, Charles. Selected Writings on Art and Literature. London: Penguin, 1992. Print.

Symons, Arthur. London Nights. London: Leonard Smithers, 1895. Print.

---. Silhouettes. London: Leonard Smithers, 1896. Print.

Wilson, Elizabeth. Adorned in Dreams: Fashion and Modernity. London: I. B. Tauris, 2003. Print.

 

[1] 摘自《時尚鬼才:McQueen》傳記紀錄片的預告片。Retrieved July 19, 2021,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mKoMNzgzIQ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