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辛勤耕耘,功不唐捐──紀念邱漢平教授

單德興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本學會前理事長邱漢平教授逝世的噩耗傳來,令許多人驚愕不已。印象中的他身姿挺拔,活力充沛,做事認真,也因此益發讓人感到生命無常。

     漢平先後於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與明尼蘇達大學英文系取得學位,而我所有學位都在臺灣取得,是典型的 “MIT”(Made in Taiwan),因此學生階段兩人並未有交集,直到進入學界後在國內研討會結識,開啟了往後多年在國科會與學會的多方合作。

 

     1998至2000年漢平首次主持國科會整合型計畫「翻譯、文學研究與文化翻譯」,結合了他以往的翻譯經驗與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研究。承蒙邀約,我以當時自己翻譯與研究的主題提出子計畫〈旅行的理論(家):以中文再現薩依德〉共襄盛舉,計畫成員數度相聚,交換心得,個人從中增長不少見識。拙文〈理論之旅行/翻譯:以中文再現Edward W. Said──以Orientalism的四種中譯為例〉宣讀於2000年5月27日在臺師大英語系舉行的「翻譯、文學研究與文化翻譯」研討會,修訂後收入他為《中外文學》客座編輯的同名專號(2000年10月)。

 

     2005年漢平應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黃宣範主任之邀,負責籌辦外文學門學術研習營,連續七屆,曾撰文〈外文學門學術研習營回顧與前瞻〉(2009年9月)說明緣起、目標、規劃與執行情形。此研習營以提升我國外文學門的研究、創新與競爭力為宗旨,邀請學者介紹學術趨勢,分享研究心得與出版經驗,我應邀參加了第二、四、六屆,報告題目分別為「樂研族──一位在地外文學者的觀察」(2006)、「學術馬拉松」(2008)與「翻譯與脈絡:從亞美文學與經典譯注談起」(2010),並參與第四屆的籌劃(主題為「生命哲學與政治」),因此有機會從不同角度見證了他的認真投入。由於漢平心思縝密、規劃周詳、執行貫徹,外文研習營不僅深受本行學者肯定,成為學門年度大事,並獲人文中心評定為五個人文學門研習營中執行情況最佳者。

 

     此外,我們在學術社群的專業服務有更多的合作。臺灣的學會除了少數資金雄厚、有固定行政班底者之外,其他學會每逢改選,新任理事長都得自組秘書處、遷移會址、更改帳號……我曾戲稱此現象為「逐理事長而居」,其實很不利於經驗的傳承與會務的推動。再加上內政部把學術團體視為一般人民團體,防弊多於興利,管制多於信任,法令規章繁瑣,令人不勝其煩。理事長對內必須服務學術社群,對外必須應付官僚體系,備嘗辛苦。

 

     漢平曾負責外文學門兩個具代表性的學會。他於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擔任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第十屆理事長,我則為理事與《英美文學評論》編輯委員會委員,親眼目睹他為學會苦心孤詣、盡心盡力。除了學會行之有年的年度研討會與《英美文學評論》專號(兩次會議與專號主題為「文學與視覺藝術」與「感官與文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時在臺師大英語系任教的他,善用身為Concentric(《同心圓》)前主編的關係,為學會與期刊搭橋。有鑒於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會員都按期接獲《中外文學》與 Tamkang Review(《淡江評論》)兩種中英文期刊,他希望英美文學學會會員除了《英美文學評論》之外,也能接到《同心圓》。此構想基本上獲得理監事會認同,惟對細節仍有些許斟酌。他鍥而不捨,仔細規劃,終獲理監事會支持,為會員爭取到此一福利,也為《同心圓》開拓更多讀者,達到互利的目標。至於他任內推動的「地景與文學」與「文學與視覺藝術」系列演講,也帶動相關學術風氣。

 

     2014年我倆膺選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第22屆理事,記得召開首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時,由於眾人謙讓成性,也深知學會諸事繁雜,推選理事長時多所觀望。我盱衡全局,發現除卸任理事長及新任理事之外,就專業服務經驗與學界人脈而言以漢平最佳。他當時已自臺師大英語系退休,轉赴淡江英文系。因此我以「將軍最後一役」為由,勸他以我國學術社群為念,秉持熱心服務與豐富經驗,讓歷史悠久的學會繼續勇健發展。經大家多番勸說,終於投票推舉漢平為理事長。比較文學學會也在他帶領下,順利舉辦兩屆的年度全國比較文學會議,主題分別為「體、適、能」與「文.物」,成果呈現於《中外文學》的會議專輯。此外,他在任內規劃「新唯物論研讀班」,獲得科技部人社中心經費補助,一年間先後舉辦十二場讀書會,開拓新視野。

 

     2007年3月他接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七任主編,長達兩年十個月,銳意創新,策劃許多專題。我在2007年應邀撰寫〈我來‧我譯‧我追憶──《格理弗遊記》背後的「遊記」〉,反思並分享譯注這部世界文學經典的故事與經驗。此文後來收入拙著《翻譯與脈絡》繁體字增訂版(書林,2009),可與書中其他兩篇有關Gulliver's Travels的論文相互參照。

 

     漢平在國外攻讀博士學位時就接觸到班雅明與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文學與文化理論,興趣濃厚,返國後隨著學術因緣鑽研益深,在規劃學術活動、設想讀書會議題、研擬會議徵稿啟事時,都想方設法帶入這些理論,令人印象深刻。2007年9月比利時裔英國翻譯研究學者Theo Hermans在我安排下以國科會經費來臺訪問,並赴臺師大翻譯研究所演講。漢平詢問有關班雅明“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一文所呈現的翻譯觀,通曉五、六種語文的主講者直言該文最通行的英譯本風評甚差,舉座皆驚。在六月六日的告別追思會中,至少兩位報告者提及漢平自淡江大學退休後決定重拾德文,希望有朝一日能直接從德文中譯班雅明,可見他對班雅明的熱愛以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雄心。可惜天不假年,此心願終未達成。

 

     對於他服膺的德勒茲,漢平更是大力推廣,曾在國科會「全球化時代新興文化與人文知識的新方向」整合型計畫項下,於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前後舉辦十一場德勒茲研讀會,並於2008年4月25日在淡江大學舉辦「德勒茲與跨國文化流動研究」研討會,努力於學術生根。之後,他更致力於在地學術與國際學界的接軌,不僅於2013年舉辦第一屆德勒茲研究在亞洲國際研討會(The First International Deleuze Studies in Asia Conference),並特別安排會前於淡江大學舉辦五天的德勒茲研習營,由八位國內外學者講授七門課,每門上課四至五次,每次九十分鐘。這種研習營與研討會搭配進行的方式在國內學界頗為罕見,主其事的他多方尋求資源,務求達成任務。會議論文除在2014年《淡江評論》出版專輯,並由他與Ronald Bogue、李育霖合編出版Deleuze and Asia(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4),為此次盛會留下具體的成果。

     2016年10月26日比較文學學會理監事接到他的電郵,表示 「本人年事已高,不堪勞累,爰自即日起辭去監事職,請各位玉成」。在理監事聯席會議中,眾人幾經考量,最後尊重他的決定,勉予同意。如今回想,不知他是否在那時便已發現惡疾的徵兆。

 

     漢平自淡江大學退休後,在臉書上貼文表示如今時間較多,準備細讀馬克思,我看到時覺得這真是一位讀書人,對學問的鑽研並不因退休而中止。以後偶爾在臉書上看到他張貼的文章與照片,頗為積極正面,感覺他的退休生活過得豐富而愜意,因此聽到噩耗時非常錯愕。

 

     漢平的告別式六月六日於臺北市第二殯儀館舉行,採用佛教儀式,會場佈滿白色鮮花,照片中的他神采奕奕,然已天人永隔,照片之後有一尊白色大佛彷彿護衛著他。多年前便聽他提起對佛教感興趣,在美國深造時曾聆聽聖嚴法師演講並提問。2002年一月下旬他曾參加法鼓山三義DIY心靈環保教育中心舉辦的教師千人禪修營,六天下來頗有體會,回來後繼續精進,只可惜未曾細問他的心得。因此在告別式上,身為多年友人、學術夥伴與佛教徒,我在心裡默念佛號,祝禱已修完此生功課的漢平一路好走。

2019年6月20日

臺北南港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