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歧路看華美 曲徑品饗宴:
單德興《華美的饗宴: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書評

李翠玉

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單德興主編的《華美的饗宴: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不只綰轂臺灣自九0年代以降枝葉繁茂的華美文學研究,集國內華美研究重要學術論文之大成,探討主題包含記憶、離散、認同/認據、異/己、創傷、跨國/跨界、親緣與文化翻譯等面向,富饒多音、閎中肆外,誠然是近年來最具代表性之華美文學研究選集。難能可貴的是,單德興所剖陳臺灣學界在華美文學研究之「中介」角色(既「中間」又「介入」,又居於優勢批判利基之「第三位置」),在此時正值中美貿易保護主義熱對壘、強權角力冷對峙的時代氛圍下,重讀此書,重溫逾一百五十餘年「華」(華人、華語文)與美國文化間的相互影響脈絡,更具時代意義,更令人玩味,也更具提供振聾啟聵之省思迴路。

     單德興在導論中開宗明義地指出「正名」是華美文學研究首要面對的問題。針對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的中譯,從早期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三次研討會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吳冰創設之研究中心所使用之「華裔美國文學」,到中國大陸學界使用之「美國華裔文學」或「美國華人文學」,乃至於史書美以語言為基礎之華文文學(Sinophone literature)之倡議,再再說明此領域指涉及詮釋的多種可能,其中文命名因文化關注(cultural stakes)、發言位置和建制脈絡之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詮釋和意涵。單德興主張採用「華美文學」一詞,「有意綜合族裔與語文,模糊化『華』與『美』,降低彼此之間的拉扯,使其更具包容性。此外,美國華人一個多紀以來,不論英文或華文創作都有相當華麗豐美的成果,以『華美』相稱亦不為過」(17)。除了命名外,更再再說明華美文學從早期被視為美國文學之一支,其發展進路相當於美國黑人文學、美國猶太文學等少數族裔研究,深受美國60年代民權主義運動影響;或在華人社會中被視為華人播徒、海外華僑流放離散之文學生產。這兩種初始定義隨著時間推移,已不斷在翻新拓延,也不斷吸納更多去本質化、反霸權及抵殖民之抗拒政治動能,如連字號(hyphenation)或去連字號(de-hypenation)之倡議;1990 年代以後,華美與亞美研究呈現跨國轉向,轉而關注亞際(Inter-Asia)、跨太平洋歷史經驗連結。華美與亞美研究的論述策略從早期的強調差異,認據美國(claiming America;黃秀玲Cynthia S. L. Wong譯詞),到反本質主義、反美國文化霸權的他者之(去)主體想像。泛亞族群學者,如以《同情者》(The Sympathizer)獲普立茲獎之越美作家阮清越Viet Thanh Nguyen所著Race and Resistance: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in Asian America主張在政治取向採取「抗拒」或對抗之策略(oppositional strategy)。 2000 年後亞美研究又與晚近情感政治與生命政治對倫理問題之關注緊密相扣,例如,伍德堯及韓信熙(David L. Eng and Shinhee Han)聚焦討論華美、亞非族群之文化及心理憂鬱狀態。近年來華美/亞美學者所強調之政治、倫理或情感之跨國轉向,使得華美文學之文化標記在創造性的模糊下有更多論述樣態和批判力道。

     就美國華人歷史而言,美國華人就是一部血淚斑斑之移民和現代化歷史,早自十九世紀中葉起,中國積弱不振、國力式微,外有國際列強蠶食進逼,內有太平天國之亂,民生淍敝,一波波閩粵沿海地區居民大發「淘金夢」,前仆後繼地前往美洲新大陸、澳洲、東南亞等地謀生,形成巨大且複雜的人口移動網路。包括加勒比海地區引進俗稱「苦力」華人及印度契約勞工,作為黑奴解放之替代人力。十九世紀中葉後,美國、加拿大標舉國家現代化工程建設,大量引進華人興築太平洋鐵路或擔任礦工,使一批批閩粵居民上「豬玀船」被帶往新大陸充當契約勞工苦力。早期一心嚮往金山一夜致富的華人,常被視為不速之客(the uninvited)或黃禍(yellow peril),屢遭排擠,如華人達三萬五千人之多的美國加州於一八五O年代即通過人頭稅法案,明文限制華人工作權,購地權,華人只被默許從事「女人的工作」,如洗衣,餐館,及家庭僕役等(Chen 197)。太平洋鐵路峻工後,西部土地由鐵路公司籠斷控制,地價高漲,西進白人求職無門,牽怒華工,1882年更通過排華法案(Exclusion Act),禁止華工入境美國(Chen 215)。1949年,共黨取得大陸政權,大批知識分子、留學生、商人自中國大陸湧向香港及歐美澳等地求學並定居。時序進入廿一世紀,華人隨著全球化浪潮開枝散葉,在全世界各個角落流動。睽諸一百五十年來的華人離散史,不同世代之華人離散動機容或不一,在面對文化移植與認同問題上大致得以堅忍毅力迎接新環境挑戰,面對「在西方,卻非西方」(in the West, but not West)的困窘,堅持傳遞文化及族裔經驗。

     就世界文明而言,廿世紀的幾場戰役重新定義歐美和亞洲之權力關係,包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韓戰、越戰、加勒比海英屬殖民地獨立等等,造成亞裔大量移民之移動,隨著全球化浪潮下各種文化互動之緊密,單德興主編華美文學研究論文集之出版,所顯現之繁雜性與包容性,益發印證駱里山(Lisa Lowe)所稱,複雜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帝國文化親密現象。

     再者,臺灣在華美文學研究建制史確實佔據關鍵性之地位。筆者於1994-1996年間赴美修讀比較文學,記得當時中國大陸留學生雖然已開始日增,仍居少數,與臺灣留學生人數大抵相當,時隔20年,當時的景像與現在美國大學滿坑滿谷、成千上萬的中國交換學生、留學生不可同日而語。以筆者所在的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該校位處美國中西部,英語系及比較文學課程中,似乎並無太多「華美」或「亞美」的讀本,反倒是回臺後,從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的研討會才一窺華美文學或亞美文學之堂奧。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在引介與引領華美文學研究上向居國內龍頭地位。單德興以「培元固本」及「拓外惠中」兩階段形容臺灣推動華美/亞美文學之階段,除了在學術建制上吸引為數外文學門學者及學生關注及參與此領域,臺灣學術界在冷戰時期與美國關係密不可分,美國文學與文化在外文學門成為顯學自不在話下。但誠如單德興所強調,自19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乃至1987年解嚴後,臺灣進入百家爭鳴之眾聲喧嘩年代,對本土及邊緣弱勢之關懷與華美文學研究中歷史與族裔意識之提昇訴求高度契合,終究使得華美文學研究在臺灣落地生根,綻開瑰麗的花朵。更難得的是,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在李有成、單德興、何文敬、馮品佳、紀元文等學者蓽路藍縷、戮力耕耘下群策群力,透過連年舉辦研討會,召集研究團隊,編撰論文集,與海內外學術社群連結等具體行動中凝聚論述焦點,試圖建立本土之理論架構及詮釋視角,此本論文集亦適時呈現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臺灣之本土觀點對世界華美文學研究之回應,睽諸此學門之豐碩果實,的確是場「華美的」饗宴,而饗宴之後,想必更能展開新世紀行旅,探訪更華美之歧路花園。

 

 

引用書目

Chen, Chin-yu (陳靜瑜). “A Century of Chinese Discrimination and Exclu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850-1965.”《興大歷史學報》,第3期(1993年4月),頁187-215。

Eng, David L., and Shinhee Han. “A Dialogue on Racial Melancholia.” Loss: The Politics of Mourning. Ed. David L. Eng and David Kazanjian. Berkeley: U of California P, 2003. 343-71.

Lowe, Lisa. “The Intimacies of Four Continents.” Haunted by Empire: Geographies of Intimacy in North American History. Ed. Ann Laura Stoler. Durham: Duke UP, 2006. 191-212.

Nguyen, Viet Thanh. Race and Resistance: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in Asian America. Oxford: Oxford UP, 2002.

---. The Sympathizer. New York: Grove, 2015. Kindle Edition. E-Book.

bottom of page